当前位置:

“莓好”永定:小小一片茶叶 担起一片乡土百亿产业梦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韩先敏 2019-06-19 09:12:03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5月9日,第16届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家茶企、投资商纷纷上前品尝张家界莓茶。

红网时刻记者 陈彦兵 谭如茵 张家界报道

前世一根藤,今生一片茶。一种第四世纪冰川幸存下来的藤本植物,产出了传承600多年的“土家神茶”,现在又成为带动无数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一片茶。

张家界永定区立足这片茶,打造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张家界莓茶”。

永定区将莓茶作为“一县一特”的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发展,2018年该区莓茶种植面积达5万亩,实现茶叶产值5亿元,4万多农民通过种植莓茶脱贫、致富。

77.jpg

张家界莓茶基地。

根据规划,到2023年,永定区将发展“张家界莓茶”10万亩,实现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带动10万人致富,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把“张家界莓茶”进一步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公用品牌。

一片茶的风靡

“国际张,山好水好,茶也好。”

2019年5月9日,上海世博会展览馆二楼的张家界莓茶展馆,一名年轻的非洲人喝过茶艺师递过来的茶后,大声称赞。

当日,2019第16届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家茶企、投资商,以及成千上万的市民纷涌而来,尽情领略、品味各种难得一见的珍品茗茶。

让众多客商和上海市民始料未及的是,一片出自湖南张家界的莓茶在此次博览会甫一亮相,即引起他们浓厚兴趣,随即又如同室外灿烂阳光般炽热起来:它不仅摘取本次博览会“寻找中国好茶”创新养生茶金奖,还因其健康、绿色的品质,与极具成长的未来赢得投资商青睐,当场获取8000多万元的战略投资。

2.jpg

张家界莓茶荣获创新养生茶金奖。

养在武陵山“深闺”,张家界莓茶凭什么首度进入上海就引起轰动般的效应?

第四世纪冰川幸存下来的多年生藤本植物,传承600多年的“土家茶”。这是张家界莓茶的前世。

而其今生,则叫“张家界莓茶“,一如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刘绍建在5月9日上午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因其表面富含一层天然蛋白莓,所以称之为莓茶,也称为藤茶”。

2222222.jpg

莓茶盆景。

“张家界莓茶“本次博览会上获得创新养生茶金奖的背后,有着实实在在的数据。经中国中医研究院、解放军空军医学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化验测定:莓茶内含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及17种氨基酸和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总黄酮含量高达43.78%,有“黄酮之王”美誉,药用价值极高。

前世的藤本植物,一直呆在深山人未识;今生的张家界莓茶,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有机产品认证、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荣誉,成为国内外来张游客的首选地方特色产品,张家界呈献给世界和世界认识张家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前世与今生间,则是张家界和永定区人孜孜以求的产业发展。

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介绍,一直以来,永定区大力发展莓茶,既做产业,也塑品牌。2018年,永定区莓茶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干茶1600多吨,一产产值达5亿元。

11.jpg

张家界茅岩莓集团的无菌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打包。

目前,永定区已发展从事莓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40余家,莓茶深加工企业30多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注册产品有茅岩莓、灵洁、仙踪林、银嗓子、土家贡、天门郡等20余个品牌,开发出面膜、牙膏、含片、黄酮营养液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全区各种莓茶产品以线上线下模式推广,成为市场新宠,部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一位返乡青年的幸福

“累呀,天气不热,水分又足,梅雨时节,地里的茶长势猛,三月份栽下去,现在就有一尺多长,要除草,还要摘下新一茬嫩芽。不过挺快活,这是莓茶园第一次收成嘛,不想高兴都不行呀。用你们城里人话说,是累并快乐着。”正值初夏,赤脚站在白马山坡田埂边,向佐朋看着地里成片莓茶长出新蔓,泛出嫩绿的光泽,一张黝黑刚强的脸执拗坚定。

9.jpg

向佐朋的高山洞莓茶基地里,贫困户正在劳作。

向佐朋是永定区教子垭镇七家坪村人。高中毕业后,他跟千千万万中国农村青年一样,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2012年,他告别大山,来到珠三角,在广州一家电子玩具厂做喷漆工,整整做了四年多。“四年多拼死拼活,我省吃俭用,存了5万多元。这个数字看似不多,可对一个大山里的贫苦人家来说,算很多啦。”向佐朋说。

向佐朋的人生拐点,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他26岁。

2016年10月,向佐朋从广东回到家乡。这一次回来,没有再去珠三角。他留在家里的原因一是年迈的父亲长年风湿病痛,母亲年老力弱,得有人照顾二老;二是几年的时间,故乡也发生着许多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变化:路通了,灯亮了,用上了自来水,村里干净,路边摆上垃圾桶,一些人家还发展了产业……

1的副本.jpg

2016年10月,向佐朋在村里成立莓茶合作社。

让向佐朋感受到的这些变化,缘起于一场发生在全国的脱贫攻坚战。2015年,湖南省住建厅帮扶工作队入驻七家坪村,几年来,帮扶工作队进家入户,精心部署,精准施策,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7年3月,向佐朋和父母开始易地搬迁,房屋选址到白龙山脚,四周有七八户村民,门边就是水田。起早摸黑,整整干了四个来月,一栋二层的水泥结构新居落成了,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居。

7.jpg

初夏时节,村里的贫困户在莓茶基地劳作。

看着一栋拔地而起的崭新房子,向佐朋长吁了一口气,对新生活充满向往。看着父母渐老,同村的一些人在家里发展了黄桃、烤烟产业,向佐朋决定在故乡的土地上创业,发展莓茶。

美好的事业总会有共同的梦想。向佐朋的想法得到同村人李家富、吕贤平支持,三人一商量,投入20多万元资金,成立了张家界七家坪莓茶合作社。主要的资金由李家富和吕贤平承担,向佐朋人年轻,脑袋灵活,具体承担合作社的管理,莓茶园的经营。莓茶园就在向佐朋家对面的白马山坡上,是一片之前几乎闲置下来的梯田和山地,土壤通过检测,富硒,正是种植莓茶的理想地。

5.jpg

长势喜人的高山洞莓茶基地。

现在向佐朋回想起来,仍觉得那种节奏不可想象:不过三个月,到2017年底时,在帮扶队帮助下,合作社一口气流转了180亩,其中有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土地。合家社与农户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模式,入股农户,尤其是建档立卡户,平时还可在莓茶园做事,工资按天计算。到了2018年3月15日,第一轮莓茶苗种下,达50多亩;仅过5天,又种下去50多亩;随后赶在4月清明前后,种了近70亩。

阳光洒满七家坪村,也洒满向佐朋的莓茶园。对着山坡上的莓茶园,向佐朋掰开手指,向记者盘算着幸福:一亩可采莓茶70来斤,收入可达1万多元。180亩莓茶园一年将有200万左右的毛收入。

10.jpg

向佐朋开着满载莓茶、竹笋等土特产的大货车,往返城乡各地送货。

坐在山脚下新家堂屋里,看着挂在门口的合作社牌子,向佐朋又说起另一种幸福:一年多前他在广东打工时,他很担心接到父母亲电话,因为一接到,就有可能是父亲风湿病发作了,他远在广东,又赶不回来。现在一家三口人,既有了新家,还长期生活在一个屋子里,不但彼此有照应,更为重要的是,父母的心情爽朗了,他们不再孤单。

8.jpg

向佐朋的合作社外,正在晾晒的莓茶。

谈及莓茶园的未来,向佐朋畅想起更大的幸福:一是要扩大规模,计划要达到500亩。同时,还想着要做办一个属于合作社的莓茶厂,注册一个牌子,那样,就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两位企业家的反哺之路

山路蜿蜒在莽莽群山间。群山环抱中,一栋飞檐翘脊的房子格外惹眼。36岁的刘超站在屋前,欣慰地看着梯田里成片的天门郡莓茶在阳光下迎风摇曳,十几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乡亲正在采摘。屋前不远处,投资三百多万的天门郡莓茶加工厂正在装机,明年开春就可使用。

今年36岁的刘超,这些年致力于做一件撬动乡村,帮助乡村改变并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事。

刘超是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熊家逻村人,重山环绕一度让山里人走出去的心路十分遥远。大学时代就怀揣创业之梦的刘超在湖北荆门医学院就读,毕业后,他在一家药房打了一年工。2004年,刘超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药房,药房叫济民堂。凭借自己独有的医药销售和药房管理积累的经验,刘超不到四年就在张家界开了6家药房。

333.jpg

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超。

2008年,刘超回到大山里的家乡创业,带领160多名农户在桥头乡成立“张家界济民堂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随后,又联合120多名农村创业青年成立“张家界乾坤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起当地特色名优农产品黑山猪、黑山鸡,湘西黄牛。他投资1600多万元,成立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澧康大药房有限公司,张家界天门郡商贸有限公司,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创新生产销售模式,探索出股份制、托管式、租赁式等三种农户合作模式,带动了500多户农户、6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6666.jpg

莓茶幼苗。

2017年,刘超再次投入218万元,流转土地1886亩,建设张家界莓茶生产基地。投资530万元兴建了熊家逻白马山、梯市2个莓茶加工产,年原茶加工能力100吨。在张家界市经济开发区改扩建了年产200吨的药食两用养生“代用茶”加工生产车间,年产6000吨大健康产品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

时间总是给予最有准备的人,大山也总是给予最真诚的孩子。10年,刘超率领的合作社固定资产已达5000多万元。合作社为当地1000多户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受益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666.jpg

莓茶汤色澄黄,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又被称为“黄酮之王”。

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刘超还有着更多的激情与梦想:“用6年时间,投资3个亿,打造1个集生态中药材种植、加工与流通贸易的全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年利税超5000万元,企业成为全国中药材百强企业”。

刘超计划着,将家乡山岗建成一个生态旅游观光式的休闲产业基地,实现他人生事业的再一次腾飞。

比刘超大30岁的李新秋,同样跟莓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痴迷茅岩莓研究的植物专家。

22.jpg

张家界茅岩莓集团董事长李清秋。

李新秋出生于1952年7月,从小在张家界长大,对于这片土地有着难以诉说的情感。作为皇家御医李华庚的后人,他从小就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张家界茅岩河畔发现一种神奇的植株,被叫做茅岩莓。经各大研究院检验,茅岩莓具有重大的保健作用。为了更好的研究茅岩莓,张家界应用植物研究所成立,隶属事业单位编制。后来,又由时任市计委中鑫公司负责人李新秋与永定区经委主管的湖南张家界茅岩莓应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发茅岩莓产品。

44.jpg

张花高速两旁的莓茶基地。

2000年11月,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4月28日,李新秋毅然辞掉原市计委的公职,全身心投入到茅岩莓的研究工作中。为了彻底了解茅岩莓的成分及功能性,李新秋带着茅岩莓样品亲自跑各研究所、检验机构,在跑遍大半个中国后,终于拿到了茅岩莓权威且比较完整的研究数据。

茅岩莓经特殊工艺加工成茶后,表层有一层白色粉状物质,如发霉一般,故名“茅岩莓茶”。经检验,白色粉状物质,是二氢杨梅素的结晶体,具有重大的医药及食用效用。“茅岩莓”201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66.jpg

经鉴定,茅岩莓茶黄酮含量高达38.9%。

茅岩莓的生长环境极为苛刻,一年两季,四年一高产。如何达到茅岩莓量产,是李新秋接手公司后,遇到的最为棘手的一个难题。李新秋放下董事长的架子,脱掉西装,穿上了农户才穿的汗衫,在山里开辟了几十块茅岩莓试验田,每一块地都亲自种植。

在摸索出独有的了茅岩莓种植技术后,他开始带动在张家界大范围的种植茅岩莓。公司目前建立并带动了10000亩的原料种植基地,与当地农户建立了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初加工厂,优先雇佣贫困户,2018年带动450户贫困茶农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33.jpg

张家界茅岩莓集团的莓茶基地。

采取“产学研”模式,李新秋先后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省林产化工实验室及国内知名厂家合作开发研究“茅岩莓”系列产品,如“茅岩莓”品牌含片、面膜、牙膏、植物提取物。

现在,茅岩莓公司已成长为一家集栽培、研究、生产、销售“茅岩莓”牌保健茶、原茶等系列产品为一体的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公司完成产值8008万元,实现税收160万元。

55.jpg

完成独立包装的茅岩莓茶。

一片乡土的百亿产业梦

对于“张家界莓茶”,张家界市和永定区有着更为远大的梦想和规划。

今年新年开局,张家界市决策者们以“调研开路”,提出在全市实施“张家界莓茶”发展行动计划。永定区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出台《永定区“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暨“5111”行动计划(2019-2023年)》,决定用5年时间,到2023年,发展张家界莓茶面积10万亩,实现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带动10万人脱贫致富,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把张家界莓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公用品牌。

333333.jpg

被采摘的雨后新茶。

“张家界莓茶”已领帆起航,正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名牌”“世界品牌”迈进。“以‘张家界莓茶’为引领,做大产业、做强品牌,打造张家界百亿产业。”这是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心中的“张家界莓茶”发展的“大目标”。

永定区还将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张家界莓茶”新业态。山水是张家界的一张亮眼名片,“莓茶”正成为张家界的新名片。两张名片融合在一起,必将迸发更大的发展能量。

茶旅融合,前景无限。除了大规模种植好莓茶,发展深加工莓茶产品外,永定区还将建设茶旅融合示范基地,开展采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俗体验活动,进一步挖掘张家界莓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多重功能和多重价值。

未来,永定区将以“5111”行动计划为契机,全面整合张家界“旅游+茶叶”两大优势,“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洞开新空间、探索新模式、催生新业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走在全省前列,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张家界方案。

本站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名,不得更变核心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