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华社丨千年茶陵,一叶茶香的传承与新生
2025-05-22 09:49:27 字号:

新华社丨千年茶陵,一叶茶香的传承与新生

在湘赣边区,有一座这样的县城——

它是全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

它有着2000余年的制茶历史,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茶叶和魏家大堆墓中出土的茶陵官印,印证了这座县城在西汉就产茶;

它的道路、广场、店铺不少都以“茶祖”命名,茶,是这座县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更是无数茶农共同托举出的金字招牌。

湖南省茶陵县,地处北纬25度至30度这一世界公认的黄金产茶带,是湖南红茶的核心产区。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现在所说的“茶”。炎帝神农氏因最早发现和利用茶,被称为“茶祖”,而相传其最早发现茶就是在茶陵的云阳山。在茶陵县湖口镇,至今还生长着100余株大小不一的古茶树,树龄最大的在800至1000年间。

古老的茶叶,如今正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严塘镇中华茶祖文化博览园内,上万亩的茶苗生机勃发,这里采摘的春茶,让不少消费者品尝到了明前茶的鲜香。

这是5月8日拍摄的中华茶祖文化博览园。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茶园所属的当地企业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在茶园内投资建设了数智化茶叶精(深)加工中心,让茶叶的生产加工从手工作坊走向了AI赋能,从传统制造蜕变成智能“智造”。

记者在数智化茶叶精(深)加工中心内看到,数台数智化装备组成智能加工生产线,只需1人数控,便能把20000斤鲜叶加工成4000斤干茶。“通过科技赋能,我们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过去至少20至30人操作的流程,现在只需1人数控。”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治说,公司通过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引入人工智能科学设置生产线,今年开始正式投产。

这是5月8日拍摄的万樟集团茶叶智能加工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刘芳洲 摄“过去我们更多追求茶叶的口感,对茶叶的营养价值不够重视,智能生产也能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刘祖治说,智能化生产线可以精准控制茶叶“杀青”的火候、炒制的温度与时间等,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与此同时,茶园中接入物联网、大数据、云通信、云计算等智能平台系统,可以对气象监测、绿色防控、茶园除霜、水肥一体化等实行多维度智慧应用管理,使茶叶种植达到高品质绿色有机标准。

在茶陵,以茶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全年不断:“茶上小飞燕”采茶比赛与“茶艺小金壶”茶艺技能比赛邀请省内茶叶专家教授作评委,邀请周边县共同参加;“田间课堂”由湖南茶叶技术专家授课培训,全县有茶企、茶园和种茶技术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

记者了解到,至2024年底,茶陵县已有规模茶企茶园12家,共建成茶叶基地3.65万亩,野生茶12万亩,形成了绿茶、红茶、黑茶、藤茶四大类主茶,2024年全年茶叶产值约4.1亿元。

这座以茶为名的小城,正在用茶书写新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芳洲

编辑:聂千川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