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指茶树,更多涵义指从茶树采摘的嫩芽,一片东方神奇树叶,中国百姓最普通最廉价的饮料。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待客、婚嫁、宴请、议事、闲聊,都有茶的身影。现代社会对绿色、健康、时尚的追求,饮茶风气愈加浓厚,既刺激茶叶生产,形成以茶为中心的产业链,又迎来新时期茶文化的繁荣。各地茶楼茶馆、茶艺馆、茶博物馆、茶叶节、茶文化节、茶诗、茶歌、茶影视,形式多样。精致茶具成为家庭新宠,饮茶这门生活艺术正走进千家万户,给生活带来情趣,为休闲文化谱写崭新篇章。
树木档案
茶树,茶科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叶革质,内含单宁、茶碱、咖啡碱和维生素,用于制茶,是我国主要饮料,称为“国饮”。野生种遍见长江以南各省山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野生种叶型大,在人工移植栽培中树冠矮化,叶型变小,利于采摘和作业。
茶树在秦岭以南丘陵山地广为种植,是山区重要经济林树种,福建、浙江、安徽、四川、云南、江西是主要茶叶产区。茶叶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中国古代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由此人们推论,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氏族社会晚期,迄今有5000年的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组成的美好生活,都离不开茶。直到现在,中国各族同胞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
插画《采茶女》 。隐彰供图
茶史五千
《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氏时代,因食物缺乏,采集树木嫩芽以作补充,其中有茶嫩芽。神农氏为三皇之一的炎帝,所处时代迄今有5000年了。
茶树叶芽虽苦涩,但助消化,利大便,先民多作蔬菜食用,现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还用盐腌制茶叶作菜食,或与其他佐料熬成茶粥。茶从菜食、药用到饮料经历一个历史过程。可能由于茶树叶芽采摘过剩,有人把它晒干,这便是最初茶叶了。《桐君录》记载,巴东别有香茗,煎饮令人不眠,开始懂得用水煮茶,名称上升为“茗”。自汉代,茶叶作为饮料进入百姓生活。唐代,饮茶风气遍及全国,佛门茶礼茶事盛行,上层士大夫饮茶品茗,讲究茶品、茶具、用水、程式,饮茶从茶艺上升到精神层面,在这样历史背景下,诞生茶圣陆羽和他的《茶经》。
宋代饮茶风气不减,宋真宗初年出现团饼茶,誉满京华,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以茶会友,以茶为诗,以茶取乐,《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汴河沿岸饮茶盛况。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旨废除团饼茶,改青蒸茶芽,即散茶。散茶的出现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形成炒青绿茶、全发酵红茶、半发酵乌龙茶的三大制茶技术。近代在制茶技术的程序和细节上不断有所创新,茶品有所变化,但基本上沿用炒青、全发酵、半发酵的制茶方法和路线。
非遗传承人梁骏德采用传统技艺制作武夷红茶。 黄海摄
茶品六色
茶叶因发酵程度不同,呈现绿、红、黄、白、黑、花六种色泽,称茶品六色。
绿茶(绿色),属不发酵茶,经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成茶,茶色青绿,茶汤清透、清爽、清心,贵在一个清字,是夏日最好慰藉。以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婺源婺绿、屯溪屯绿最为有名。
红茶(红色),属全发酵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制成,汤色淡红或金红,贵在一个醇字,醇厚醇正,暖胃暖心,以武夷山正山小种、安徽祁红、江西宁红、云南滇红最具名气。
黄茶、乌龙茶(黄色),属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的一种茶品,汤色黄红,既有发酵茶的醇,又有未发酵茶的清。黄茶以岳阳君山银针、安徽霍山黄芽、四川蒙顶黄芽为上品,乌龙茶以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潮州凤凰单枞为上品。
白茶(白色),属轻度发酵茶,因茶叶满披白色茸毛,故称白茶,茶汤清淡,如同一杯清水,喝后却满口余香,以福建福鼎、政和、松溪白茶品质最佳。
黑茶(黑色),属深度发酵茶,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黑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广西六堡茶,以云南普洱茶品质最优。黑茶汤色暗黄,香味厚重,如同品尝陈年老酒,余味无穷。
花茶(花色),用绿茶和香花拌和窨制而成,以福州茉莉花茶最有名,茶汤清纯,花香茶香合一,韵味独具。
武夷红茶。黄海摄
茶艺茶道
茶艺指冲泡茶的技艺,属物质层面、外化于形的形态或样式,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冲泡、行茶等一套程式和技艺,简而言之,就是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品茶艺术。在茶楼茶馆,由专职茶人演示泡茶、行茶过程,宾客们一边品茗,一边聆听音乐,感受茶艺之美。
而茶道是形而上、内化于心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茶叶专家庄晚芳说:“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理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文人墨客和道人僧侣,在规范泡茶行茶的同时,再思索、寻找、体悟点什么,如卢仝饮茶可以“情来爽朗满天地”,苏轼煎茶能使“明月江水,山间松涛,宇宙天下,皆备胸中”,这大约便属道的范畴了。
对于民间百姓,茶的本意就是一杯泡茶树叶的清水,清明清正,精行俭德。饮茶就是且停停,让人歇歇脚;就是且放下,卸去生活重担;就是以茶解闷,忙里偷闲,求得和谐;就是一家围坐,饮茶话茶,茶歌茶舞,求得喜乐。这正体现中国茶道和茶文化精神。茶分上、中、下品,但草根也许并不讲究这些,一盏粗茶,一杯热茶,暖暖心窝,足矣。
茶中文化
茶虽是日常消费品,但却以它独特的亲和力和渗透力,深刻影响饮食、祭祀、礼仪、风俗、习惯、休闲、诗画、歌舞、商贸等方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
清晨即起,中国人做的第一件事是烧水泡茶。蒙藏地区女主人先要煮一锅奶茶,以供全天饮用。以茶待客,是国人普遍习俗,客人来了,先请坐,后敬茶。江南一带,春节客至,要献元宝茶,意祝客人新春吉祥,招财进宝。
茶用于婚礼,有“三茶六礼”的说法,三茶指订婚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结婚仪式中,谒见长辈要献茶,以表示儿女敬意;长辈送些见面礼,称“茶包”。媳妇过门,要向公公婆婆请安献茶,以示孝道。
茶楼茶馆是茶文化的一大景观,广州茶馆叫茶楼,茶楼有各式点心,叫“吃早茶”。成都的茶馆茶楼数量之多,饮茶之众,有“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之说。市井百姓,芸芸众生,边饮边聊,纵议天下。
文人墨客与茶有不解之缘,常以茶会友,以茶赋诗,以茶作乐,于是产生茶诗茶画,茶戏茶歌,茶对茶联。传说郑板桥到北雁荡山观音洞寺院,方丈见他衣着简朴,视为俗客,只说声“坐”,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觉得谈吐不凡,便引进厢房,连声“请坐”,吩咐小和尚“敬茶”;两人深谈之后,知是郑板桥,逐请入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吩咐侍者“敬香茶“。这便是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的来历。
湖北省房县野人谷镇千年古茶树枯木逢春。王生华摄
茶路条条
茶原产我国,茶叶是大宗对外出口商品,条条茶路,马驮肩扛,翻山越岭至周边地区和国家。一条茶叶贸易之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我国先民种茶最早在云、贵、川,后扩展到南方丘陵地区。所产茶叶翻过秦岭抵达汉中,进入中原。唐代随文成公主出嫁进藏,带去茶叶茶具和制茶技术,茶叶开始西传。云南经丽江、四川经雅安,茶叶也进入藏区,汉藏之间茶马古道逐步形成。南方的茶叶,过长江经山西,进入蒙古,向北向西传播,到达俄罗斯。宋元时期,饮茶之风已在北方草原普及,茶叶对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已是日常生活必需之品,有“一日无茶则滞,一日无茶则病”之说。茶路上,茶铺林立,茶市兴旺。
公元4世纪末,茶叶随同佛教进入朝鲜,茶叶向东传播。唐永贞元年(805),日本最澄禅师在天山台山国清寺留学,回国时带走茶种。宋淳熙年间(1174-1189),荣西和尚来华留学,带回茶种,在日本广为种植。荣西著有《吃茶养生记》,大力在日本提倡喝茶。
南方茶叶通过海路南传,到达东南亚和欧洲各国。公元1610年闽南商行与荷兰商人贸易,经厦门港,把武夷红茶传入英、德、法等国。武夷红茶被英国皇家视为珍宝,在皇室的推动下,饮茶逐成风气,英国的下午茶,成为时下高贵优雅的一个标签。(苏祖荣)
作者简介
苏祖荣 林业高级工程师,福建省林职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森林文化研究,著有《森林美学概论》《森林文化学简论》《森林哲学散论》,主编《森林文化研究》《森林与文化》《林业谚语浅释》《竹乡旅游资源开发》,参与撰写《生态文明学》《森林与人类》《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福建树木文化》《现代文明经济研究》等,在国内相关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