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镜雄:潮汕工夫茶的历史源流、社会功用及精神内涵

来源:中华茶人 编辑:宋沛珊 2021-09-01 15:10:32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陈镜雄

潮汕工夫茶文化专家、汕头市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出版有专著《茶福》。

中华茶人:有人认为潮汕乌龙茶能够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您对工夫茶的研究很深入,请您系统谈谈工夫茶历史发展的渊源和脉络。

陈镜雄:潮汕地区茶的历史来源,我们翻阅了很多资料。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便有对孟臣壶、工夫茶的描述。更早一点,宋朝蔡襄的斗茶也是工夫茶的前身,他对饮茶的器型做了一些改进。许多文人、官员被贬出京,他们会将茶这种饮品带到这里来,这样便有了对文人喝茶的历史记载。但是,唐朝时在潮汕当地是找不到茶叶的。至于潮州有两家潮州瓷器博物馆,他们认为唐朝时潮州地区已经出现了茶具茶器,就将潮汕地区茶叶的历史推到唐代,这是不对的。有茶器,并不一定等于这个地方有茶,而且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因为器型相似,将酒器错认为茶器。例如,在器型上,宋朝时茶碗稍稍外偏,但是宋朝的酒杯、酒碗也是如此,这就容易导致错认,进而形成错误的推断。人们早期使用大碗喝茶,我认为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的生理性口渴,后来文人加入,才慢慢将其型制变为文人小品,越发小巧精致。再往后,明朝时改易为饮用散茶,更易于冲泡和推广。比如武夷茶、铁观音等名茶,它们的形成不太早,大约也是在明朝习饮散茶以后。这个时期,潮汕地区的商人群体也开始形成,逐渐从其他地区带来一些茶叶,再加上福建当地一些冲泡的方式流传到这里,共同促成了早期潮汕地区茶文化的形成。我认为工夫茶就是这个时候在潮汕地区落地的。一位汕头大学的老师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汕头这个地方有“夺人之美”的特点,很多东西到了这里来就变成汕头的东西。乌龙茶、工夫茶就很典型,工夫茶的茶具也是如此。茶文化来到汕头可以停下来,被人们世代守护,世代传承,这是值得称道的事情。

图片

然而,工夫茶的普及,应该是从文革时期才开始的。这里是茶区,每人会有两套茶票,便逐渐形成了家家户户都喝茶的习惯。潮汕地区流行一句话:“优茗红袍香收几叶水,好茶乌龙色种一枝春。”这里文革时流行的主要茶叶就是乌龙茶品种。改革开放之后,大力发展生产力,物质层面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茶业也产生了巨变。过去想要拿到茶叶喝上一杯茶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说喝着茶回想那时,的确是忆苦思甜了。

中华茶人:在做古典文化方面的研究时,我发现一个现象:中国人不做空中楼阁的仪式感。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仪式感都是基于事物、行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出发,只不过中国人更有智慧,将其在发挥实用性价值的一面时,逐渐赋予其更多审美的哲思与情绪,使其最终发展为一种美学的仪轨。换句话说,就是在实在之上,建立了其虚的一面,这是一种虚与实的高度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接触潮汕工夫茶时,也能感觉到一种虚与实的辩证关系。请您讲讲潮汕工夫茶的仪式之中,虚实的生成关系,或言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陈镜雄:在潮汕地区,喝茶的人分为两部分。一是商人与文人,二是民间的社会组织。其一,潮汕地区重商,在喝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招揽顾客,做好生意;也可以交换信息、互通有无,这样逐渐形成了信息的集结与传播。此外,潮汕地区有一句俗语:“坐书斋,喝烧茶。”喜欢读书的人便喜欢喝茶,因而喝茶这件事本身就带有一种文化的品味,甚至在民间,人们往往倾向于将自家女儿嫁给喜爱喝茶的人。人们普遍认为,喜欢喝茶的人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活是相对富足的。其二,“茶薄人情厚”。在潮汕地区,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杯茶解决不了的。喝茶会间接化解邻里乡亲的一些矛盾,这是民间社会组织解决许多问题的途径之一。无论两方吵架吵得多厉害,如果有一位长者或者一位师者,能够劝说他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喝一杯工夫茶,问题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解决了一半。一边喝茶,一边调解,矛盾和纷争也在品茶的过程中烟消云散了。

图片

茶是慢生活最典型的表征。如果我们能够坐下来喝杯茶,确实对生活多方面都大有裨益。特别是茶进入家庭以后,能够很好地连接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晚饭之后,一家人在茶桌之上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长辈对晚辈的要求,兄弟姐妹的矛盾,铺子的生意等等,其间情思感悟都在这杯茶中。说到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一提:虽然到了汕头不愁有茶喝,但是真真正正自己要找一个去喝茶的地方,却是找不着的。因为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真正喝茶的地方还是在家庭之中,茶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平凡的朝夕。工夫茶可以让大家凝聚在一起,在喝茶的过程中交流、分享,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这就是潮汕生活最显著的标志。

工夫茶与潮汕人性格的养成之间,有大的关系。茶具的小巧,茶叶的芬芳,都要求我们小口啜饮,细细品味。单就茶的冲泡过程来说,首先现在的杯型越来越多,盅型、开口型、半开口等等,都很小,很白,杯壁很薄,但口沿处不会烫手。第二,锅炉也非常有特色,我们称作红泥小炉。为了让火的纹路走得更清楚一点,在通风透气这方面还是在不断改进。第三是煮水的沙锅。铜的也好,铁的也好,其实用来煮水是不符合要求的,我们用陶来做,就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它的器型也越来越小,煮一次水喝一次茶,这个过程也在费工夫,这正符合“工夫茶”的慢意内涵。其实为什么是“工”而不是“功”,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功夫”指的是技巧,而“工夫”则是指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在泡茶的过程中,工夫茶的“工”得到了充分体现。工夫是以时间的流淌为尺度,是对于细节的打磨,是一种对慢节奏生活的享受。因此,工夫与茶道精神相吻合,有自己的独特意蕴。人们喝茶,从中会学到观察与分辨,学会静心思考和斟酌,学会对事物的综合考量,久而久之,潮汕人会变得泰然自若,从容淡定。最近,有一批作家来汕头采风,其中一位老先生来做节目,看了我们当地的情况后,他直言,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叫“焦虑感”的情绪,在汕头这里却似乎没有明显的感受。他觉得汕头的人们都不太会焦虑,从外表就可以看到内心的从容。我认为,这可能也与工夫茶有关。喝茶的潮汕人,优哉游哉。一杯茶的工夫,自然够许多启迪从其中生发。

此外,工夫茶还培养了潮汕人的好客习性。很多外来的朋友都讲,待久了还是觉得潮汕人很排外。我纠正他们说,这实际上是因为你没有融入潮汕人的圈子之中。潮汕人的好客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待客人像对待亲人朋友一样亲和自在,所以你们可以尽情地来喝茶,来畅谈,慢慢相处,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变成自己人了。“有闲来滴茶”,这是潮汕人民日常打招呼的口头禅,更是人们热情好客的表达之一。所以说,潮汕人的工夫交友,不在于表面的客套,而在于内心的真诚。

同时,茶的礼仪凸显出对长辈的尊重和礼貌,比如说一壶三杯的形制排列,便是等级秩序的体现(当然对此也有其他解释)。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先喝,有长辈在场,师长、长辈先喝,人们在喝茶的过程中,便学到了什么是尊重、谦让、恭敬。工夫茶是潮汕人传递礼仪、实践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中华茶人:您有没有考据过一壶三杯的形式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确实有诸多的路径能够形成三,如果单纯从文化的角度来观照,比如三人为众、三口为品,“凡言物之盛,必三其文”,三可能代表了一种“众”中的“礼”的秩序。甚至盖碗的形制是符合天地人三才构造的,三杯也可能与此相互暗合呼应。

陈镜雄:一壶三杯的传统从何时形成、因何形成,这件事确实难以考据。除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之外,从日常喝茶的过程中,似乎也可以捉摸到一种解释。茶器在从北方传到潮汕地区的过程中,器型逐渐变小,工夫茶讲究“壶必孟臣,杯必若琛”,孟臣紫砂可以助茶性,又小又薄的若琛杯品茶更显滋味。若琛还被称为“弱生”,但我认为若琛应该是人名,以这位匠人的名字为杯具命名。说到三杯,小茶壶的容量倒出来刚好斟满三个杯子。杯子多了,茶斟不满,显得小气又不礼貌;杯子少了,过多的茶汤会满溢出来,若剩余茶汤在公道杯里,也不妥。因此,三杯是最合适的数量,最后大家逐渐接受了这种形式。要么是巧合,要么是特定的客观条件,逐渐形成了“三口成品”的传统。喝茶,重在氛围意趣,而不在热闹,三人刚好悠然自得,这可能也是形成一壶三杯的一种缘由。

图片

可以说,工夫茶中蕴含的礼、恭敬、谦让的内涵,具有超越地域和时空的价值。但在我看来,过度对仪式或者程式的执着,却也大可不必。礼仪之外,喝茶亦是件最能随心随性的事。例如,虽然冲泡工夫茶如今总结出多达二十多道的程序可资效仿,但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我们也可以对此做减法。比如现在的水壶可以保持水温,那么我们可以省去火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比较复杂的工序,在公道杯出现之后也就不再是必须项了。当然,一些最基础的流程还是应该保存,比如烫杯、洗茶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品尝到茶叶的香气。虽然流程上精简了许多,但是自有心得,照样可以把这杯茶冲得很精彩。简约无定则,又分毫不马虎。

来源:中华茶人

编辑:宋沛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