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路行者 | 贺兰山下的寻梦人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韩先敏 2019-04-24 10:00:15
时刻新闻
—分享—

离开银川前在火车站一个人刷了一遍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这次看感觉很不一样了。我们把漫长的几世光阴压缩到屏幕上那几十一百分钟,剧情节奏显得稍稍快了一点,但嬉笑怒骂间那种错位的爱与恨确实感动了一代人。所以才会有后来高校里那些爱过的青年感叹,这世间最残酷的不是失去,而是爱过。早年间有很多人因为这部剧,这种情绪来到银川,因为这部剧的取景地就是贺兰山下的镇北堡影视城。

电影中那个放满面具的城门洞子,视线可以看到贺兰山的雪

镇北堡影视城建立至今已经拍摄了上千部影视剧,出名的就有上百部。但那些去往镇北堡的年轻人在体验戏里戏外的场景时,依然还是会选择穿上《大话西游》剧情里的衣服,在一些经典的位置,模仿剧中人的样子,留下自己的一张张影像。非常幸运,这两座被世人遗忘的明清军事要塞,在荒凉残破之间,因为文化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淹没在黄沙中的军镇

明朝是从蒙古人手上得到的天下,但他们并没有将蒙古人有效的融入到自己的帝国体系里。所以明朝只有重启自汉唐以来的长城防御系统。在长城的重要地段设立军事要塞。一旦军情紧张的时候,这些要塞就风声鹤唳,烽火连城;一旦和平共处的时候,这些要塞又会演变成边民互市的场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另有一套生存法则。所以这片土地倒真的和那些武侠剧的情节暗相吻合。

俯瞰镇北堡

说是要塞,其实根本不能阻挡蒙古铁骑的进犯。蜷缩在一个城堡里的军队,作为防守方时刻处于被动的状态。我们的长城太长,叩关而入的铁骑可以风驰电掣般的达成他们想要的目的就北返大漠了。守关主将更多接到的是破坏后的报告,他很难越境追击。北上用兵往往是国家层面的大事,很难让一个边关守将去做决定。镇北堡军事要塞隶属于明代宁夏镇,宁夏镇的长城大半已经被风沙掩埋,贺兰山属于地质活跃地带,频发的地震也曾导致部分城墙的错位。镇北堡的明代军事要塞就是毁于地震,清代重修军城时重新做了勘探选址。

军镇内

民居

铁匠

整个军镇,除了城墙附近可以感受到一点军事色彩之外,其它地方还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是生活会有意无意地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就是给军队做服务。养马、打铁,围绕养马需要存储草料,打铁包括马掌和兵器。1万守军,10万民夫,戍边的惨烈就在于异地他乡的人在这个无依无靠的地方劳动一生,然后默默的终老于此,尸骸被黄沙掩埋,没留下姓名。

被风沙和岁月侵蚀的城墙

明朝在防御漠北蒙古的军事投入上是巨大的,因为漠北的威胁确实一直存在。也因此,但凡涉及关乎漠北的问题都非常谨慎,很多原本很小的事情都需要惊动皇帝。明朝洪武年间,那次著名的因为向漠北走私茶叶事件,逼迫朱元璋要亲自下令将自己的女婿处斩。朱元璋时常用这种暴力手段来塑造自己的绝对权威,那时候的茶叶贸易权也完全被国家掌控。有明一朝,销往边区的茶叶数量巨大,绝对国有化之后,统计口径,乃至在销售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强。茶叶和长城一样,成为了两个庞大规模的族群反复争夺的焦点。不过明朝的很多制度都因为缺乏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力,所以就如同这些古城墙一样,与大漠黄沙溶解在了一起,不注意看,你很难发觉那是古时候重要的军事设施。所以在镇北堡影视城开发初期,里面住满了牧羊人,墙体也被凿了很多洞用来栖身,“大跃进”炼钢铁的时候,甚至还直接以墙体为基础,搭起了很多高炉。

剧中的十八里

这些塞外设施距离西夏王陵都不远,曾经在确定贺兰山下这些封土堆为西夏王陵时,专家学者们对于王陵是如何遭到破坏的困扰了很久。大家最初的直觉是蒙古人,蒙古屠城不假,但破坏王陵的工程巨大,在西夏战场取得胜利的蒙古第一个重要的事情是给成吉思汗发丧,与此同时需要回到漠北确定新的最高领袖。这两个事情要比在贺兰山下盗墓重要得多。几经推测,专家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明清以来这些军事要塞的驻军身上。他们在这里一呆就是几百年,西夏的王朝身份在正史里没有得到确认,因此王陵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戍守在贺兰山的军士,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去拆卸王陵的木材,甚至于掘个盗洞下去搞点宝贝上来改善生活状况。

那些亦黑亦白的客栈

我又想到镇北堡拍摄的那些武侠片,客栈里,各路赶来的高手就为了塞外的一个有关藏宝的传说,大家向这里聚集,在这里打探消息,最后为还没有现身的宝藏而大打出手。传说、故事和那些真实的历史在如此近的距离上重叠,那些戍边的亡灵,透过银幕,也许还可以在那些虚构的人物间找到自己的影子。

无疑,镇北堡的命运是因为文化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距离镇北堡不远,朝着贺兰山方向再行走不到10公里,比镇北堡历史更为悠久的一处遗迹,至今依然吸引着不少观摩的目光。那就是贺兰山岩画的所在地。

山间的岩羊

先民在大自然中的创作

岩画处于保护区内,进入保护区就可以见到在山麓散步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那不是景区为了观赏而特意饲养的,是天然的纯野羊,它们在保护区内自己选择栖息地,自己繁育,自己生活。贺兰山岩画跨越了漫长的创作期,线条与形象之间,我们还可以看到先民们从大自然上捕捉到的灵感。其中有一个用线条组成的图像,我第一眼看上去就联想到了国航的徽标,后来才发现,原来国航徽标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贺兰山岩画,不仅是国航徽标,还包括08奥运,还有好多品牌的LOGO,其设计灵感都是从岩画上吸收的营养元素。由岩画再结合西夏文字,打开了很辽阔的创意空间,其中也包括与茶相关的紫砂壶。

那个近似国航徽标的岩画

贺兰山岩画灵感带来的成果

基于岩画灵感创制的紫砂壶比传统器形的紫砂壶更飘逸,更有线条的柔美感,设计思路也更大胆。隔着玻璃柜,我们仿佛都能感受到设计师画出壶形稿那一刻手舞足蹈的样子。

岩画灵感设计的紫砂壶

文化从来都不会死去,除非人的想象力枯竭了。在镇北堡与贺兰山岩画,我感受到的是文化力量,一种老树发新芽的力量,刚刚绽放的那一刻,远远看去有点另类,但是久而久之,文化的土层越来越厚,芽叶越来越茂盛,文化的丛林就此形成,那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又被重新唤起。为此,无数人,穿越万水千山寻梦而来······

QQ??20190409105622.jpg

洪漠如,会计学硕士,注册资产评估师,现主修边疆民族学。网文作家,在起点连载《半生茶缘》短篇小说。现正在撰写一本安化黑茶出版书籍。

本站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名,不得更变核心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