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路行者 | 离别前,以茶的名义再聚一聚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韩先敏 2019-06-04 16:42:35
时刻新闻
—分享—

在离开敦煌之前,刚好碰上敦煌市图书馆的一场沙龙。图书馆主管业务的老师对这场沙龙精心准备了很久,她将以春天的名义,用一杯茶邀请大家到鸣沙山下这个温馨的人文空间雅集。我是一个行者,也是一个过客。不过那一刻,我将以一个读者,一个茶客的身份去邂逅大西北的茶故事。

敦煌市图书馆。

敦煌市图书馆书吧的活动大厅面积很大,当我抵达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无论宾客,大家都是盛装出席,从外表上看,你能感受到大家对这场沙龙的重视。参加沙龙的都是敦煌本地的知识分子,以中学老师为主。他们的视野和内心是最纯粹的,所以当他们朗诵诗歌的时候,你会有一种跨越时间的鸿沟回到中学课堂的错觉。他们站在台上,或朗诵诗歌,或朗读散文,声音温柔悦耳,在慢慢静候一杯茶的过程中,脑海中浮现着很多美好的画面。

活动主持人。

今天朗诵的内容全都与茶有关,但大多数我都没有听过。文人视角下的茶饮,不需要关注茶叶本身,山头、工艺、口感、功效、内含物全部都被那种澄澈的视角给过滤掉了。回到文人情绪本身,茶是诗,茶是灵感,茶是围绕生活内外的想象。

活动现场。

在朗诵的间隙,茶席上也开始了茶艺表演,都是当地中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穿着汉服,一张张生涩的面庞在众目睽睽之下介绍一款款茶,讲解冲泡的一个个步骤。大西北较之于江南,土壤要贫瘠很多,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江南梦。这也难怪,我们会把塞上最美的土地叫“塞上江南”,心中对标的始终是南方那种婀娜窈窕,情绪婉约,空气潮湿,人文情怀浓稠的感觉。

朗诵者。

人间四月天,塞上的春天也在一株株胡杨绿柳之间被装点得活泼了很多。塞上的绿洲与大漠形成的视觉反差冲击力很强,所以我一直认为,塞上人在审美上是极具张力的。此刻,大家都卸下那种粗犷,回到茶桌上温柔以待。

在充满书香的环境中,听茶艺师娓娓讲述红茶的故事,款款扬起绿茶的泡沫,慢慢释放花茶的芬芳。大家听得很认真,随着茶与茶艺师的讲述遨游中华大地。从桐木关到西湖边,从庐山上到太湖中,山水间,淡烟暮霭里,仿佛在淫雨霏霏的幽径上独自散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茶的理解。

西北的雨总是很狰狞,很短促,但来势汹汹。西北的山川河谷在干涸的时候显得满目苍凉,但雨天,没有这些沟壑视线里会瞬间变成一片海。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会自然而然的涌动出很激越的情绪。所以西北多诗人,多文学家,多艺术家。我们从经济收入上来说,西部没法和中东部地区相提并论,但是从文化等级的角度而言,西部是一点也不逊色的,在某些层面还具有一定的引导力。

朗诵诗文的老师。

茶较之西部由来已久,但是真正出现职业茶人,应该还是这几年,亦或是还处于萌芽阶段。职业茶人的出现,一般都会从文化艺术界将一批最早接触茶,并且逐步建立了自己认知体系的人群中剥离一小队人马出来,他们会利用自己作为文化人的敏感与直觉,穿越古今,延伸茶的体验空间。

活动现场。

我自己是感觉很久没有参加过这种纯粹的沙龙了,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仅出于对茶的爱把大家号召到一起来。这些年,职业茶人越来越多,究竟有关茶的活动该怎么举办也是争论不休。有人批判茶人这不对,那不对。其实当我们放下那些对与不对,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享受茶的权利,只是享受的方式不同而已。

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每个茶席上的茶艺师都开始忙碌起来了,每个茶席冲泡的茶都不一样,所以嘉宾们开始带着对茶的好奇心,拿着品茗杯四处串场了。图书馆的方馆长一直都在玻璃门外,他依然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者,眼睛透过玻璃门盯着活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点小纰漏就赶紧告知工作人员去调整。

敦煌图书馆。

敦煌图书馆,一个普通的星期六早上,茶、书、春天、诗歌,那些最美的词汇聚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知识分子的漫时光装点了荒凉的大西北,像鸣沙山怀抱中的月牙泉,那一股清流,穿越理想与现实,正在向你汩汩涌来……

QQ??20190409105622.jpg

洪漠如,会计学硕士,注册资产评估师,现主修边疆民族学。网文作家,在起点连载《半生茶缘》短篇小说。现正在撰写一本安化黑茶出版书籍。

本站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名,不得更变核心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