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雨水,消解了盛夏酷热。
周末的下午,我倚坐窗前,正准备调一壶红茶,煮半日清闲,不意手机响起,老茶友来电,“有时间吗,一起去沙坪茶厂转转?”
我心中一动,连忙收拾,赶到约定地点。
沙坪茶厂,习惯了的叫法,实际是国营湖南桃源茶厂,位于南路沙坪镇,距县城43公里。南路多山,古镇沙坪,风景尤美。下乌云界出口,峰回路转,车行蜿蜒,时见一峰突兀,雄奇挺拔;竹林吟风,清秀瑰丽。想到沙坪茶厂即将新生,我们欣慰又伤怀,一路无言,思绪飞回遥远的年代。
古镇沙坪,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明珠。1857年,粤赣茶商在此设庄收购鲜叶,试制工夫红茶,始为湖红工夫;1865年,开埠运销红茶,伴随马蹄声声,工夫红茶迅即走出深山、风靡海外,奉为饮中珍品,每年出口2万余箱。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12月,由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投资、湖南省茶叶公司筹建,选址桃源县沙坪镇兴建国营湖南桃源茶厂,翌年6月投产。茶厂占地53亩,建有木楼400余间,车间7000平方米、仓储1500平方米,分设18个二层单位,职工295名,年产红茶上千吨。据资料记载,到1987年沙坪茶厂累计销售红茶3.34万吨、出口2.26万吨;1984年代表湖南到澳门参展,一款红碎茶,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形,惊艳全场,取得出口茶成交价第一的好成绩;先后主持召开全国红碎茶技术实验与推广会、全国制茶机械联装自动化经验会,国内外专家代表多次率团前来参观考察学习。进入90年代,市场化浪潮兴起,地方国营经济逐步改制,沙坪茶厂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车子一缓,把我们的思绪抛回现实:烟雨迷蒙的山谷,像是静谧的港湾;偌大一片厂房,像是远航归来的舰队。古老的沙坪茶厂,从儿时的记忆中走来。厂区入口处,是一面高大的矩形门廓,顶上矗立一方刻有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的水泥碑,笔力遒劲,矫若游龙。令人肃然起敬。厂区周遭,青青草木凄凄丛生,忠实地守护着昔日的辉煌;绿苔蔓滕爬上红砖黑瓦,隐现曾经的荣光;风蚀了的水池假山风韵犹存,想见当时的华贵;斑驳的木制门窗含首低眉,打量一路行人。走进厂房,惊起落地尘埃,散发陈年茶香;宽敞的拣茶车间,采光、通透,宛如室内球场;流水线状的机选设备锈迹斑斑,屈指轻扣,发出咿咿呀呀流水声;成百台自动化连装设备如今不再自动,一条年生产加工能力上千吨的红碎茶精制生产线,雄风犹在;制箱包装机一溜排开,布满蛛丝;角落里层层堆放的包装木箱暗淡无光,散落的衬纸、铅罐、防潮白纸盒、铁盒随地可见。木质结构的茶叶专用仓库,温湿相宜,储藏性能依然完好。转角一隅,赫然供奉着杨泗将军墓碑,一缕忠魂悠悠回荡;相隔不远,一间青堂瓦舍拱卫着同德堂石碑,铭刻着“国营湖南桃源茶厂”一段光辉的岁月。
逝去的总是美好,美好的必将昭示未来。
寻着早年的足印,轻抚褪色的物什,我不由自主喃喃低语,想要揭开蒙尘的面纱,唤醒沉睡的巨舰,告诉她茶叶的春天已来临,绿色发展的蓝海广阔无垠,是时候再次扬帆远航了。
是啊,放眼时代,红茶产业“世界风、现代潮”方兴未艾。千帆竞发大潮中,桃源红茶高鸣“桃源红、湖红韵、红中国”笛声,破浪前行。但我们清楚,一个产业能否抵达远方,要看代表其价值的文化这面云帆是否能经风历雨。沙坪茶厂,桃源红茶的传奇,茶文化的宝藏,需要我们去开发,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发挥作用,正当其时。
如何开发?我们一路行,一路看,一路沉思。
沙坪茶厂,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我认为首先要做好保护和传承方面工作,彰显其文化价值;其次是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培育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决定经济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第一步着手建设沙坪茶文化博物馆,挖掘历史人物、还原历史风貌、讲好文化故事;第二步开发种茶、采茶、制茶、观茶、品茶、茶艺等系列具有体验性、娱乐性、观赏性的文化产品,打造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塑造文化品牌,打捞尘封的记忆、唤起失落的乡愁,从而产生对桃源红茶的认同感、依恋感;第三步加深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的耦合,推动茶旅文研学融合发展。
实现这一切,取决于经营方式。作为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益性,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我认为,管理服务上,创新制度设计、政策支持、环境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经营方式上,遵循市场规律,引导采取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社会参与等市场化形式,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雨打古道,夜幕徐徐降临,我们登车返程。回望寂静山谷,茶香氤氲,仿佛响起渐渐远逝的马蹄声,晚风中一曲“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红茶源中国,桃源负盛名”久久回荡。
沙坪茶厂,桃源红茶的传奇,昔日的荣耀,能否成为今日的骄傲?(作者:桃源县农业农村局 刘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