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丈:茶叶铺就致富路 搬迁圆了安居梦

来源:红网 编辑:韩先敏 2020-01-13 08:47:34
时刻新闻
—分享—

??3.marked.jpg

古丈县城。

红网时刻记者 李艳华 通讯员 石立新 印斌 章育鑫 湘西古丈报道

“我家现在养猪、种茶、制茶、酿酒,年收入可达10万元。”1月8日,向汉兵高兴地对记者说。

向汉兵是古丈县断龙山镇猛虎洲村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在沿海地区打工,日子只能图个温饱。湘西州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他回到了家乡,在党和政府帮扶下,发展了种茶、酿酒等多个产业,收入迅速增加,2017年已脱贫,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正在向小康迈进。

向汉兵家的变化只是古丈县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的缩影。

古丈县位于湘西州中部,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辖7镇103个村,总人口14.4万人,是集“老、少、边、穷、山、库”于一体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共有贫困人口9007户35179人。近年来,古丈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年到现在,脱贫8692户34248人,贫困发生率从29.86%下降到0.79%。

茶产业成脱贫攻坚支柱

向汉兵所在的猛虎洲村是古丈县有名的茶叶村。据村支书向汉春介绍,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1045人,现有茶叶面积1800亩,几乎家家户户种茶。

向汉春算了一笔账:“现在有1000亩茶园进入丰收期,保守估计,按一亩3500元计算,全村光茶叶收入1年就超过350万元。加上其他产业和务工收入,全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

??4.marked.jpg

猛虎洲村的茶园。

向汉兵说:“现在大家上街买东西很少像以前那样纠结,基本看中就买。”

茶叶极大改善了百姓生活,成了古丈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古丈也是有名的“茶叶之乡”,全县茶叶面积达16.5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均为湘西州第一,全县人均茶园面积全省第一,近70%的农业人口从事茶产业、80%的农业收入来自茶叶、90%的村寨种植茶叶。

古丈毛尖历史悠久,唐代即为贡茶,曾多次荣获包括“菜比锡国际金奖”、2014年获在美国举办的“2014世界茶业博览会”金奖、2015年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获“中华文化名茶”等称号。古丈县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及全国茶叶标准化工程示范县。

易地扶贫搬迁圆安居梦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住房的改善也很重要。在古丈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记者看到,整齐的房屋、完善的基础设施、干净的道路,小区一副静逸的模样。

??5.marked.jpg

古丈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

据古丈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副主任张正玉介绍,该安置区建设用地58.3亩,建成六层楼梯安置房12栋312套、综合服务楼一栋,总建筑面积26335平方米。2017年底竣工验收,当年全部分房到户,共安置古丈县六个镇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9户1058人,2018年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小区地处县城城区周边,搬迁户可充分享受县城区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便捷公共服务。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古丈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后续帮扶,出台了帮扶措施,做到1户1策,帮扶到人。现在,每户搬迁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每户均有稳定收入来源。

记者来到安置区的古丈县农家女素秀易地扶贫搬迁户创业就业车间,看见工人正在做工。该车间主要为搬迁的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6.marked.jpg

古丈县农家女素秀易地扶贫搬迁户创业就业车间。

留守妇女李金平表示:“很方便,我做的鞋每双工钱20元,每天上班不到8个小时,每月收入近2000元,还可以照顾小孩。”

近年来,古丈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投入2.01亿,完成682户2831人易地扶贫搬迁,通过实施集中安置362户1308人,购房安置221户1067人,分散安置99户456人。全面落实后续帮扶,产业帮扶502户1426人、教育帮扶157户598人、就业帮扶391户799人、兜底保障20户65人。

聚力五业发展“谋长远”

为夯实脱贫基础,确保高质量发展,古丈县把“家业、产业、创业、就业、实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的核心工作来抓。

置办家业,壮大增收产业。2014年以来,古丈县投入资金7.81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81个。实现村村户户有增收当家产业;着力打造乡村旅游脱贫重点村4个、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11个,覆盖周边贫困户2400余户;浙江安吉“白叶一号”项目进展顺利,覆盖翁草、新窝、夯娄三个贫困村未脱贫建档立卡户116户430人。

加大创业,推进转移就业。古丈县加大与发达地区对接力度,全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保持在8600人以上;对接贫困户需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累计完成贫困户技能培训6200人次,建成扶贫车间18个,31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培育实业,做实利益联结。古丈县投入资金8200万元,建成光伏发电站20个,总装机容量10.46兆瓦,受益贫困村83个、贫困户达3320户,大力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集体经济+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模式,12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6627户贫困户结成产业帮扶对子,实现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6184户贫困群众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率达98.99%。

现在,勤劳的古丈人民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在新时代奔小康大道上,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昂首前行。

来源:红网

编辑:韩先敏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ea.rednet.cn/content/2020/01/13/65394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