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习总书记到武夷山视“茶”,为他说茶的这三人是谁?

来源:说茶ShouCha 编辑:蒋琴娟 2021-03-24 00:24:28
时刻新闻
—分享—

人在草木间,谓之茶。

全国两会结束后,国家主席首次离京考察,便来到了他工作了17年之久的福建。当天下午,他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在他的身边,有三个人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是长江学者、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廖红,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武夷山市首席岩茶厂负责人杨文春。

324.2.1.jpg

廖红:拥有科技翅膀的绿色使者

早在上个世纪末,廖红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来到武夷山,深深被这里的青山绿水吸引。她在考察中发现当地的农业发展有问题,可能影响武夷山整体的生态环境,立志发挥自己的专长,通过科技创新,保护好这一方山水。

她坐言起行,带领团队于2018年在星村镇建立起面积达1000亩的燕子窠生态茶园。生态茶园离不开合理施肥。为了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帮助茶园、茶树更好地生长,廖红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这种“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有效调节和提升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起到生态防控虫害的作用。

燕子窠生态茶园的建立,不仅推动了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而且给整个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带来了启迪。

324.2.2.jpg

廖红在此前接受说茶传媒采访时表示,科学研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尤为关键。多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及众多茶企给予茶园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切实落实到茶产业当中去。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推广到全国,裨益我国茶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

刘国英:茶文化的传播者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为了推动当地茶产业发展,刘国英积极行动,通过举办优秀商品茶评比、斗茶会等活动,引导市场理性回归。

324.2.3.jpg

刘国英表示,很多武夷岩茶都物美价廉。我们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大力推广高性价比、老百姓喝得起、对茶农和茶企产生最大效益的大众茶。此外,武夷岩茶风格多样,消费者对它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普及武夷岩茶的特点、价位以及茶文化知识,加速消费者对武夷岩茶以及武夷山茶产区的了解。

杨文春:生态茶园的践行者

作为武夷山市首席岩茶厂负责人,杨文春不仅是劳作的一把好手,对茶园的经营管理更是如数家珍。他亲自向我们演示了油菜花掩埋的过程,并自信沉敛地告诉我们,通过“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再也无须施肥施药,消费者也因此能喝到健康茶。

谈及茶园效益,杨文春告诉我们,燕子窠茶青产量保持稳定,每年毛茶产量达二三十万斤。同时,随着茶叶品质的提升,茶农的收入越来越有保障,每年收入可达六七万元。未来,茶园将围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发展目标,加强管理,努力打造健康好喝的武夷茶。

324.2.4.jpg

廖红等权威专家之所以能扎根农村,得益于科技特派员制度。1999年2月,南平市为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选派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多年来,该制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平均每年转化示范2.62万项先进适用技术,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

得知近年来茶园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指导下,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武夷山茶文化历史久远,要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越来越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福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勇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来源:说茶ShouCha

编辑:蒋琴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