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时序,草木生。人立天地间,与自然相融相生。岁岁时时,泡一杯时令茶,应着四季更迭五行流转,还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6月6日起,红网湘茶频道推出“茶话二十四节气”系列报道,带您了解节气里有关茶的文化习俗。
民国外销红茶包装,图为英国梅洛斯(melrose)公司所销售红茶。
实验茶厂员工合影。
红网时刻记者宋沛珊 临沧报道
秋分到了,这个时节,昼夜平分,天空蔚蓝,秋阳灿烂。有人说,”秋分是一把剪刀,将秋天分成两半。”到了秋分,秋天的特质开始渐渐显露出来。
即使白天的艳阳让人有种盛夏的错觉,清晨的露水和月光的凉意都说明秋天已经悄然而至。记者在云南临沧感受到了秋分时节的温度差异。
临沧是产茶大区,优越的自然资源让茶叶有了地方烙印。秋季时节,俗话说,“秋分过,寒露起;老茶此时正适宜。”
为何老茶适宜,其因老茶经过一定年限的存放,原先茶叶中较为刺激的成分在陈化过程中逐渐转化,茶叶的口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较为温和。在当地,品一口滇红茶,金汤温润,正是值得品尝的节气茶。
临沧的山野中时常充盈云雾,适宜茶叶生长。
这个湖南人创造了滇红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场上揪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到凤庆:北平、天津、上海相继沦陷,日寇打进中原,兵临湖南、湖北......许多鲁史人应征修筑滇缅公路,开辟抗日战略交通要道。
公元1938年10日,一个年近不惑的湖南人从昆明出发,乖汽车沿滇缅公路颠簸了三天,先到下关考察了沱茶,对来自凤庆的大叶茶非常感兴趣,用一双脚走了十余天,来到鲁史,再到凤庆考察。
冯绍裘(右)与茶厂员工。
这个湖南人就是中国茶叶公司技术专员冯绍裘,他见凤庆茶树成林,凤山大叶茶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大喜过望,认为可以制作红茶。当年十二月他就赶回昆明,汇报情况,并受命筹建顺宁实验茶厂,生产滇红茶。鲁史古道三百里路,仅能行走马帮,设备、物资驮运困难,冯绍裘就亲自设计,土法上马,制造制茶机器,培训技工人才。
1939年,顺宁茶厂生产了500担滇红茶,装在沱茶篓里,用马帮沿鲁史古道运到祥云,再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为抗日战争换回了可贵的外汇。当年就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工夫红茶共16.7吨,取名“云红”,并经香港转销英国伦敦,获伦敦市场茶师的高度评价,视为茶中之珍品,云南红茶在国际市场初露头角。从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间,凤庆茶厂共生产工夫红茶110吨。
临沧市凤庆县茶园一瞥。
一杯滇红 感受茶之味精的“野”
云南的红茶试制成功了,冯绍裘先生提出,起名“云红”。因为安徽祁门的红茶称为“祁红”,江西义宁的红茶称为“宁红”。湖南的红茶称为“湖红”,湖北宜昌的红茶称为“宜红”。云南早晚的天空,多有红云,称为“云红”也将此种自然美景暗喻其中。但郑鹤春先生和云南省茶叶公司的领导则认为云南省简称滇,可取名为“滇红”。
业内人称,滇红茶香高味纯,形美色艳,品质独特,可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媲美,成为中国名茶。据说君主英国女王曾把“滇红”盛在透明器皿中,奉为观赏之物。1959年以后,滇红特级工夫茶被国家定为外交礼茶,指定由凤庆茶厂独家定型定量生产。
作为大叶种红茶,滇红的味道更加浓烈、厚重,富有刺激性,如同云南高原肆意奔放的生命力,带有一股野性的魅力。“别的红茶往往三泡之后味道就淡了,滇红可以冲六七泡都没问题。”安石镇传统制茶人杨大利说。
每年5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滇西的雨季,10月至第二年5月中则为旱季。春茶的采摘从3月中开始至5月中,此后,开采夏茶至8月,9至10月就可采秋茶。茶区一年可采三季,产量丰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茶区的一个重要特点。
采茶是很有讲究的。最值钱的部分是芽头,长到两厘米左右才可以摘;其次是一芽一叶,可以制作特级滇红茶;再次就是一芽两叶,制作普通滇红茶。好几片叶子一把采下,就是最普通的“大众茶”了。只用芽头做成的滇红,俗称“一根针”,香气最强,价格也最高,是特级茶的一倍以上。“一芽一叶”制成的特级滇红,虽香气略逊,但是滋味更浓,久泡不淡。
滇红金针。
在凤庆,记者品味到了滇红的美。站在茶山上,低头看着杯中纯色金汤,眺望远方,感觉滇红像一个茶乡女子,披着轻纱、笼着薄雾,缓缓走进人心里。细观壶中,芽壮而肥,金毫显露,条形壮实,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玫瑰的色泽、清郁的花香,让滇红瞬间有了风情万种。
作为大叶种红茶,滇红的味道会更加浓烈、厚重,一口喝下去,独属于滇红的“蜜糖香”从舌尖一直传递到胃里,舌面上还能残存一丝花果香,让品饮的人们获得味觉上的愉悦满足。这是茶人们对滇红茶的味蕾认证。
来源:红网
作者:宋沛珊
编辑:石凌炜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