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4月10日(记者 张婷)春意盎然,茶香四溢。眼下,在张家界武陵源的连绵青山间,千亩茶园悄然披上新绿,茶农们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茶垄间,指尖翻飞采摘春茶嫩芽。山脚下,游客们漫步茶园小道,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茶香与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生动图景。
武陵源区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独特的张家界地貌与亚热带湿润气候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当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茶叶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让绿水青山间的“绿叶子”变身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走进协合乡的茶叶加工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一气呵成。“我们既保留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又引入智能设备提升品质,今年春茶还未上市就被预订一空。”某茶企负责人介绍。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武陵源茶叶不仅畅销国内,更走出国门,成为当地农业的“金字招牌”。
“以前种茶只能靠收购商压价,现在有了合作社和电商平台,茶叶不愁销路,价格还涨了三成!”茶农李大姐一边采茶一边笑着说。从分散种植到抱团发展,从粗加工到品牌化经营,茶产业已成为武陵源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在武陵源的茶旅体验区,来自各地游客们戴上斗笠、挎上茶篓,化身“一日茶农”,跟着当地百姓学习采茶技巧;茶山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示着传统制茶技艺,游客们亲手炒制、封装属于自己的茶叶;山脚下的民宿集群里,游客推开窗便能望见云雾缭绕的茶山,手捧一杯新茶,尽享田园诗意。
茶旅融合的春风,也让乡村焕发活力。过去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有的加入茶旅合作社当起导游,有的将自家院落改造成茶香民宿,还有年轻人用直播镜头带网友“云游”茶山。山间的石板路上,研学团队的学生们观察茶树生长,聆听生态保护的故事。一杯茶,连起了山水、文化与生活,更让村民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甜。
“茶是武陵源的生态密码,也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武陵源将进一步打通茶产业链,让采茶制茶、茶艺展示、茶宴美食与森林徒步、非遗体验深度融合,打造“可品、可游、可栖”的茶旅生活圈。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婷
编辑:覃蕾
本文为红网茶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